English

政协会议小组讨论第一天

1998-03-05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今天是九届政协一次会议小组讨论的第一天,记者分头听取了几个界别的小组讨论,欣喜地发现,委员们发言热烈,话题广泛,讨论深入,积极为改革开放大业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建言献策,表现出新一届委员们高度的责任心和参政议政的水平。这里是记者在会上采撷的一组短新闻。

再就业与扶贫相结合“一举两得”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张翼)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蔡继明委员今天提出,要把再就业工程与扶贫攻坚结合起来,让部分有知识、有技术的下岗职工参与到科教扶贫中去,以求达到既增加就业机会,又帮助贫困地区人民脱贫“一举两得”的目的。蔡委员说,有关材料表明,在全部下岗职工的文化构成中,具有高中、职高、技校文化水平的占29.04%,中专占4.87%,大专占3.77%,本科占0.67%,合计起来,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38.35%。蔡委员认为,这部分下岗职工的知识水平达到了到贫困地区参加科技教育扶贫工作的要求。当然,开展这项工作也有难点,主要是下岗职工的思想观念不容易转变。因此,蔡委员建议要有物质保障,如使下岗职工一方面能享受原有的户口所在地区的各种福利待遇,包括住房、医疗、失业救济等;另一方面,又让他们在扶贫中有经济收入。同时还要大力宣传,在社会上形成知识扶贫光荣的氛围。

要研究黄河断流对生态的影响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丰捷)共同走过大学、研究生、博士生12载求学之路的倪晋仁委员和王光谦委员,在一同跨入政协九届一次会议的会场时,又联名写出了一份酝酿已久的提案———《尽早开展黄河断流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研究》。这份以民建中央名义递交的提案被认为是一个极有价值的建议。黄河断流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黄河断流是巧合,还是规律使然?是人为造成还是自然所致?这种状况继续下去会不会导致黄河干涸?在今天的小组讨论间隙,倪晋仁委员向记者详尽介绍了他们对解决这些重要课题的建议:

首先以“黄河断流对流域生态环境影响”为题,尽快组织力量开展研究,深入系统地了解断流基本情况,揭示断流变化特点及其原因。

鉴于造成黄河断流的因素甚多,要发挥多学科交叉的优势,开展综合研究,包括将“黄河断流对流域系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课题纳入有关部门的重要科技项目计划等。

科技还要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刘昆〕严陆光委员等几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今天下午在小组讨论会上提出,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作用将不断加强,科技工作者的眼光要继续投向前沿领域,科技界还要提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庄逢甘委员激动地说:“江泽民总书记今天上午首先参加了政协科协、科技组联组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的重要思想,给科技界以很大鼓舞。”复旦大学教授谢希德委员列举数字说,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的文章总数比较领先,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需要努力赶超。中国科协副主席胡仁宇委员认为,在国家科技总的投入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前提下,如何实现科技投入的最优化,也是科协应主动开展的专题研究。严陆光委员建议,不断加强国家专业科技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他们专心致志攀升科技最高峰。

农业要由“模糊”走向“精准”

本报北京3月4日讯(记者吴雅丽)在一些工业品正由“精准”走向“模糊”的今天,农业却必须由“模糊”走向“精准”,这是传统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农业再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农业机械化研究院张波屏委员的这一观点今天引起大家关注。

张波屏说,精准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最大特点是以高新技术的投入和科学管理来换取对自然资源的最小索取和农产品的最大产出。传统粗放的农业靠盲目过度的水肥投入来获得高产,但在达到一定的高产之后,便成为强弩之末,很难再获得更多的产出,而且浪费惊人。而精准农业则采用准确适量的耕作,如精准选种、播种,测土配方平衡施肥,节约灌溉等等,目前有些大棚采用计算机对作物生长环境、温度、湿度、养分、通风等进行自动控制,就属精准农业。有人做过估算,如果我国4亿亩小麦全部采用精准耕作,则可节省种子20至30亿公斤,增产200到280亿公斤。

张波屏建议,为了推动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应成立一个包括农机、农艺、信息等多学科的精准农业学会,以便有计划地进行试验、示范、推广。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